11月26日,2025年东方雨虹冠名高铁列车开行仪式在安徽合肥南站隆重举行。自2023年开创行业冠名先河,到2024年成为首个冠名高铁进港的建材品牌,再到2025年延续合作、覆盖全国核心线路,东方雨虹以高铁为流动的“品牌名片”,持续传递对产品与服务的坚定信念。这一举动,在正处于周期调整的建材行业里,显得尤为引人注目。

一个看似专注于“幕后”的建筑建材企业,为何在行业承压的当下,选择如此高调的品牌投入?这绝非一次简单的广告投放,而是一场在关键时刻策划的品牌战略升维,折射出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于逆周期中把握机遇的深远智慧。
从“隐形”到“显形”:一场面向公众的品牌认知革命
东方雨虹在建筑建材领域具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,其品牌在大型基建、工程项目、总包方乃至家装公司中广为人知。在零售优先的战略背景下,进一步提升在终端消费者中的品牌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。

高铁,作为链接亿万国民的“大动脉”,客流量大、受众广泛,为品牌提供了绝佳的破圈舞台。冠名高铁,意味着东方雨虹的品牌形象一举跃入了普通旅客的视野。这是其从“行业品牌”向“公众品牌”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。当一位业主在高铁上看到东方雨虹,并在自家装修时因其“眼熟”而产生偏好,品牌的价值便从工程领域渗透至零售市场,为企业进一步拓展零售市场奠定基础。
借势“国家名片”:为品牌镀上信任与品质的金边
高铁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视为安全、可靠和高效的象征,已远超交通工具的范畴。它是“中国速度”的代表,是“大国重器”的象征,承载着国家科技自信与对“安全可靠”的极致追求。东方雨虹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强大的“心智资源”。

以防水为例,本质上是建筑的“隐蔽工程”,其核心价值正是“安全”“耐久”。这与高铁的运行要求高度同频。通过冠名,东方雨虹将高铁“安全、高效、高品质”的基因,无缝对接到自身的品牌形象上。这相当于为品牌进行了一次顶级的信用背书,向所有客户无声地宣告:“能与中国高铁并肩的品牌,其品质同样值得托付。”这种品牌联想的升华,远比任何一句广告语都更具说服力。
逆势中的强音:为市场注入“信心催化剂”
值得关注的是,这一营销大手笔发生在行业深层次的调整期。在普遍收缩、保守的氛围中,东方雨虹的逆势进击,本身就是一剂强大的“信心催化剂”。

尤其对于东方雨虹合伙人而言,这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赋能。当合伙人推销产品、洽谈业务时,“我们就是冠名高铁的那个品牌”将成为他们最有力的开场白和信任状,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,提升了成交效率。这不仅是在投放广告,更是在为整个营销网络输送“弹药”,助力合作伙伴巩固联盟、携手共渡行业调整期。
超越营销:一场面向未来的战略宣言
东方雨虹此举,更是一次彰显行业领导地位、面向未来的战略宣言。

首先,重新定义了建材行业的品牌高度。在一个通常以渠道、价格和技术为竞争焦点的行业,东方雨虹通过冠名高铁,展示了品牌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价值。这不仅是实力的展现,更是实现了行业竞争维度的升维,进一步拉开与同行追随者的差距。

其次,精准契合了“品牌强国”与“高质量发展”的国家战略。当前,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。东方雨虹作为实体制造业的代表,其品牌跃升的雄心与国家的宏观导向同频共振。这使其品牌行为拥有了超越商业本身的时代意义,塑造了一个有格局、有担当的“新国货”形象。

总之,东方雨虹冠名高铁,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列流动的广告牌。它是一次精准的“品牌势能”锻造——通过嫁接国民级的信任符号,实现了自身品牌从专业领域到公众认知的破圈。此外,这趟飞驰的 “东方雨虹号”,承载的不仅是企业的品牌广告,更是行业领军者在逆周期中展现的雄厚底气与战略远见。
相关知识
东方雨虹冠名高铁:“隐形冠军”的破圈之道
新征程丨“雨虹号”高铁进港!
再出发!“雨虹号”高铁进港,向世界擦亮“中国质造”名片
“雨虹号”高铁进港 驶入品牌国际化快车道
破纪录!东方雨虹市值达800亿
搭乘“中国速度”再启新征程 | 德爱威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盛大举行
创新驱动,引领东方雨虹高质量发展
东方雨虹荣获“2024中国家居行业价值100公司”
协力共赢 | 东方雨虹高层走进新豪轩门窗,共话品质筑家新未来
东方雨虹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C端服务发展